染是中國古老傳統(tǒng)的印染技術之一,早在秦漢時期(公元前1世紀),中國西南少數(shù)民族發(fā)明了蠟染,隋唐時期蠟染在生活中已普遍應用,唐代達到鼎盛時期。至今,西南地區(qū)特別是貴州布依族、苗族等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,將中國蠟染代代相傳,在國內(nèi)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。
蠟染作為古老技術與美術結合的防染工藝,幾乎遍布五大洲。關于蠟染的起源,學術界有多種說法,迄今還沒有結論。英國蠟染專家諾埃爾迪倫福斯在其《蠟染技術》一書中認為蠟染起源于中國,隨著絲綢之路擴散到馬來群島,并傳到印度尼西亞。1619年荷蘭占據(jù)印尼的爪哇島,為擴充軍事力量,從西非招募黑人到爪哇島充軍,黑人士兵在長期服役期間,逐漸接受了爪哇人的文化和生活習慣,與爪哇人一樣穿著巴提克蠟染布,并將此穿著習慣帶回西非。